北京120接诊中暑患者日均30例

近一个月,北京等多地已出现多例热射病确诊、死亡病例。

6月16日,北京一名57岁女性因热射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经近7小时抢救,不幸离世。6月19日,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清对媒体介绍,近一周时间里,仅热射病患者平均每天接诊6人左右,已接近往年七八月份的高峰时段。

7月8日,北京市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8日~11日,本市最高气温为 36°C~39°C,提醒市民谨防中暑和热射病。国家气候中心7月2日介绍,今年以来,我国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全国共发生4次区域性高温过程,具有出现时间早、影响范围广、极端性显著等特征。


(资料图)

世界气象组织(WMO)4日称,时隔七年后,厄尔尼诺现象再现,预计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可能在5年内出现创纪录高温。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北京急救中心120调度指挥中心呼叫量较往年同期明显上升。

去年120接诊的中暑同期也就七八例,现在日均30-40例”,北京急救中心培训中心主任陈志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患者以户外工作者,比如导游、快递小哥、驴友、城市暴走族、环卫工人居多,还有一些长期在家中卧病的老人,因为不愿意开空调而导致中暑”。

陈志表示,120接诊的中暑患者症状都比较重,其中不乏一些热射病患者,救护车到达时,患者已处于昏迷,甚至多脏器衰竭状态。

相较之下,直接来医院就诊的患者症状会轻一些,常见的症状是头晕、胸闷、恶心。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魏兵说,他平均每天大概要接诊10余个中暑患者,大多数人都以为自己是患上了冠心病或脑梗来就医的,后来一检查基本上都属于中暑。

勤喝水可预防中暑,

不建议喝冰水

有些人防治中暑喜欢用藿香正气水,魏兵提醒,中医有阴暑与阳暑之分,只有阴暑才适合用藿香正气水,阳暑适合用清凉油或风油精。

阳暑是指在户外高温下活动或是在家里比较闷热的环境下待得时间较长,纯粹热出来的中暑;阴暑则是指在比较热的环境中,突然到一个特别凉的地方,比如在高温中突然到空调房内,由热突然变冷表现出来的不舒服”,魏兵说。

“需要注意的是,清凉油、风油精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所以对局部降温有一定的作用,适用轻症中暑者”,陈志提醒,“对于重度中暑,或是热射病患者,要想尽一切办法将他的体温降到38℃以下,比如把他浸泡到水中,或是往身上浇水、用强力电吹风吹等都是果断的降温措施。但是对于老年人和儿童,也要注意避免过度降温导致的低体温”。

勤喝水是预防中暑的好方法,但不建议喝冰水”,魏兵解释,水在吞咽的过程中会经过舌咽部,那是迷走神经所在处,太冰的水会刺激它引起过度兴奋,容易造成心跳减慢,甚至发生晕厥。

陈志说:“短时间大量进食冰镇饮料时,寒冷会通过食道传导到心脏,造成冠脉痉挛,对于已经有冠心病的患者会增加心脏病突发的风险。空调也不能直接对着头部、胸部直吹,这样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风险。”

另外,室外温度35℃以上就不适合高强度的户外活动了,像快递小哥、导游等户外工作者,要注意戴上帽子,防止太阳直射头部,同时,要注意别光着膀子,最好穿一些透气的衣服,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

想解暑,喝点绿豆汤

炎炎夏日,很多人都开始喝点绿豆汤来解暑。将绿豆煮沸5~10分钟,此时盛出的绿豆汤澄清碧绿,清热解暑的作用强,如果再加一些好搭档,让绿豆汤变得更丰富,功效也会更好。

1. 绿豆+薏米

薏米具有清热利湿、健脾开胃的功效,同时还能美白肌肤、减轻面部浮肿。将薏米和绿豆一同煮制,可以缓解暑热引发的水肿和脾胃不适。

2. 绿豆+桂圆

桂圆肉口感鲜美,还能温补心脾、安神补血,在煮绿豆汤的过程中加入适量桂圆,可以让绿豆汤的香气更浓郁,同时也能增强其调理身体的功效。

3. 绿豆+薄荷

绿豆汤有利咽降火的功效,加点薄荷效果会更好。建议先煮好绿豆汤,等待冷却的同时,将干薄荷洗净浸泡半小时,大火煮沸、冷却、过滤后,与绿豆汤混合即可。

4. 绿豆+莲子

莲子与绿豆搭配,清火解毒效果更佳,二者热量都很低,含有大量维生素、膳食纤维素、水分等,有助促进肠胃蠕动,加速体内毒素及废物代谢,具有一定减肥瘦身的作用。

5. 绿豆+南瓜

南瓜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的功效,适量饮用南瓜绿豆汤,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增强体质、美容通便、降血脂的作用。

注意:煮绿豆汤不宜用铁锅,脾胃虚寒、孕期、体弱、痛风和正在服中药的人群慎用绿豆汤,一般人群每次饮用约300毫升即可,一周1~2次。

来源 健康时报

标签:

X
X

Copyright ©  2015-2023 港澳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